三叶半夏(Pinellia ternata)雄配子败育的遗传分析

被引:25
作者
王祖秀
彭正松
何奕昆
机构
[1] 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四川南充,,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四川南充,,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北京,
关键词
三叶半夏; 减数分裂; 小孢子发育; 雄配子败育; 染色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7.2 [草本];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从减数分裂过程,小池子发育和染色体数目与组成三方面探讨了三叶半夏雄配子败育的原 因。三叶半夏(Pinellia ternata)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90,其减数分裂异常,多数同源染色体能配对形 成二价体,部分同源染色体呈单价体形式或配对成多价体。减数分裂的各时期都能观察到导致遗传物 质不均衡分离的异常结构,如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和微核等。根据结果推测:三叶半夏是具有染色体 结构变异的多倍体复合种。染色体结构变异是三叶半夏雄配子败育的主要原因。小孢子母细胞都能完 成减数分裂过程,且单核小孢子能通过两次有丝分裂形成三核花粉粒。成熟花粉粒中可育花粉不足 1%。三核期是雄配子败育的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6+130 +130-1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半夏小块茎的形态发生及人工种子制作 [J].
朱长甫 ;
何孟元 ;
胡阿林 ;
郝水 ;
何奕昆 .
作物学报, 1997, (04) :482-486+514
[2]   从生态地理探索天南星科的起源 [J].
李恒 .
云南植物研究, 1996, (01) :14-42
[3]   半夏茎尖培养及块茎的品质改良 [J].
何奕昆 ;
刘刚 ;
路铁刚 ;
孙敬三 .
植物学报, 1994, (01) :39-44+88
[4]   从三叶半夏(Pinellia ternata Breit)叶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J].
吴伯骥 ;
肖亮 ;
覃章铮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6, (03) :267-272
[5]   三叶半夏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J].
朱鹏飞 ;
毛文岳 ;
王殿久 ;
陈惠民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5, (03) :26-26
[6]   三叶半夏试管苗器官的诱导 [J].
任家惠 ;
陈克明 ;
徐琼芳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3, (04) :44-44
[7]   川芎的胚状体发生研究初报 [J].
王殿久 ;
高树芳 ;
陈惠民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3, (03) :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