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准噶尔南部石炭纪地层层序及古地理演化

被引:33
作者
纵瑞文 [1 ]
龚一鸣 [1 ]
王国灿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石炭系; 希贝库拉斯组; 包古图组; 太勒古拉组; 地层层序与时代; 古地理演化; 西准噶尔;
D O I
10.13745/j.esf.2014.02.016
中图分类号
P534.45 [石炭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西准噶尔南部石炭系希贝库拉斯组、包古图组和太勒古拉组自创名以来,其地层层序和时代已争论了近半个世纪,其主要原因在于对三个组的岩性组合特征认识不够全面,经常误用其他地质单元中的古生物或年代学证据来限定这三个组的时代,从而导致出现多种层序和时代的划分意见。此次研究在1∶25万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重新测制了三个组的层型剖面,并结合区域上大量的辅助剖面和路线地质调查,厘定了三个组的定义、特征及分布范围。根据在层型剖面附近组与组界线处发现的冲刷构造和粒序层理等重要的示顶沉积构造,确定了三个组的层序关系自下而上分别为希贝库拉斯组、包古图组和太勒古拉组。三个组中的"化石混杂"现象是由于人为地层划分错误造成的,误将其他地层单元中的化石认作这三个组的内容。经厘定,这三个组中只有早石炭世的化石最为可靠,结合新发现的植物化石材料,希贝库拉斯组的时代为维宪早期,包古图组为维宪晚期,太勒古拉组为维宪末期至谢尔普霍夫期。根据三个组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认为西准噶尔南部在早石炭世维宪期浊流流向NE,从维宪末期开始浊流流向SW。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西准噶尔南部石炭纪古地理演化过程,认为西准噶尔南部晚古生代残余洋盆在早石炭世接受充填,希贝库拉斯组的粗碎屑岩代表了充填作用的开始,至太勒古拉组上段粗碎屑岩的出现,表明残余洋盆已经基本填满。西准噶尔残余洋盆最终闭合是在晚石炭世晚期,以佳木河组磨拉石及陆相火山岩的出现为标志。
引用
收藏
页码:216 / 233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   西准噶尔包古图-哈图地区“太勒古拉组”使用商榷 [J].
向坤鹏 ;
李永军 ;
徐磊 ;
张宏伟 ;
佟丽莉 .
新疆地质, 2013, 31 (03) :148-152
[2]   西准噶尔晚古生代残余洋盆消亡时间与构造背景研究 [J].
徐新 ;
周可法 ;
王煜 .
岩石学报, 2010, 26 (11) :3206-3214
[3]   新疆哈图-包古图金铜矿集区锆石年龄及成矿特点 [J].
申萍 ;
沈远超 ;
潘成泽 ;
潘鸿迪 ;
代华五 ;
孟磊 .
岩石学报, 2010, 26 (10) :2879-2893
[4]   达拉布特蛇绿岩带的时限和属性以及对西准噶尔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的讨论 [J].
陈石 ;
郭召杰 .
岩石学报, 2010, 26 (08) :2336-2344
[5]   论西准噶尔石炭系希贝库拉斯组与包古图组的新老关系 [J].
李永军 ;
佟丽莉 ;
张兵 ;
刘静 ;
张天继 ;
王军年 .
新疆地质, 2010, 28 (02) :130-136
[6]   西准噶尔包古图地区地层火山岩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研究 [J].
郭丽爽 ;
刘玉琳 ;
王政华 ;
宋达 ;
许发军 ;
苏犁 .
岩石学报, 2010, 26 (02) :471-477
[7]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成藏组合特征及勘探前景 [J].
何登发 ;
陈新发 ;
况军 ;
袁航 ;
吴晓智 ;
杜鹏 ;
唐勇 .
石油学报, 2010, 31 (01) :1-11
[8]   新疆西准噶尔包古图斑岩铜矿年代学研究 [J].
刘玉琳 ;
郭丽爽 ;
宋会侠 ;
宋彪 ;
张锐 ;
许发军 ;
张云孝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10) :1466-1472
[9]   新疆西准噶尔达尔布特断裂带南包古图组安山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地质时代 [J].
佟丽莉 ;
李永军 ;
张兵 ;
刘静 ;
庞振甲 ;
王军年 .
新疆地质, 2009, 27 (03) :226-230
[10]   西准达尔布特蛇绿岩中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 [J].
辜平阳 ;
李永军 ;
张兵 ;
佟丽莉 ;
王军年 .
岩石学报, 2009, 25 (06) :1364-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