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兰坪维西一带印支地槽褶皱带的确定

被引:21
作者
任紀舜
曲景川
机构
关键词
维西; 褶皱带; 地槽带; 构造带; 灰岩; 黑色页岩; 石钟山; 底砾岩; 图版; 支地槽; 不整合面; 长石砂岩; 碎屑岩; 兰坪; 滇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在“滇西大理丽江地区印支运动研究初报”一文[4]中,我们曾指出:剑川东西两侧,在地质构造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剑川以西是一个于诺利克期前(辶回)返的印支地槽褶皱带,以东则没有前诺利克期的印支褶皱作用,它是不同于前者的另一个构造带。1963年12月至1964年5月,笔者在云南省地质局区测队的大力支持下,又在剑川、兰坪、维西、德钦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200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滇西大理丽江地区印支运动研究初报 [J].
任纪舜 ;
曲景川 ;
陈腰治 ;
赵国光 .
地质论评, 1964, (01) :73-74
[2]   川西北地区灌县至若尔盖间构造分区之初步意见 [J].
郭勇岭 .
地质论评, 1963, (01) :6-11
[3]   中国大地构造的几个基本问题 [J].
马杏垣 ;
游振东 ;
谭应佳 ;
杨巍然 ;
李东旭 ;
吴正文 .
地质学报, 1961, (01) :30-44+98
[4]   甘孜地区地质的初步认识 [J].
邓康龄 ;
蔡建中 ;
陈在雄 .
地质论评, 1960, (04) :172-176
[5]   中国地质构造基本特征的初步总结 [J].
黄汲清 .
地质学报, 1960, (01) :1-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