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法治的人文基础重构

被引:59
作者
汪太贤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
法治; 人文精神; 缺失; 转化; 重构;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1.04.002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从动机上讲,法治是人类基于对自身的价值和命运的关注而衍生的一种制度,因此法治的生成注定要以人文精神为其精神底蕴。但是,由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丧失了超验的独立品性,缺少应有的理性因素,以及注重群体精神和社会人格的塑造,而缺乏对个体价值的关注等等弱点,因而最终未能催生出法治的精神和实体。在当代,我们仍然缺乏足以支撑法治的人文精神的资源。因此,重构法治的人文基础,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必然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文化与人文精神 [J].
蒙培元 .
孔子研究, 1997, (01) :4-14+98
[2]   略论中西人文精神 [J].
冯天瑜 .
中国社会科学, 1997, (01) :16-24
[3]  
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M]. 三联书店 , (法)孔多塞(Condorcet)著, 1998
[4]  
儒教与道教[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德)韦伯(Weber,Max)著, 1993
[5]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 三联书店 , (美)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著, 1989
[6]  
传统学引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张立文著, 1989
[7]  
展望二十一世纪[M].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 著, 1985
[8]  
毛泽东书信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 著, 1983
[9]  
历史哲学[M]. 三联书店 , (德)黑格尔(GeorgWilhelmFridrichHegel)著, 1956
[10]  
春秋繁露?仁义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