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 条
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
被引:37
作者:
潘晓玲
马映军
高炜
齐家国
师庆东
陆海燕
机构:
[1]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
[3] 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
[4]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 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5] 新疆乌鲁木齐 新疆资源环境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6] 新疆乌鲁木齐 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自然资源生态实验室
[7] 美国
[8] 新疆乌鲁木齐 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地理系全球变化与地球观测中心
[9] 新疆乌鲁木齐 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 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10] 新疆乌鲁木齐 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
[11] 新疆乌鲁木齐 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来源:
关键词:
中国西部;
干旱区;
时间尺度;
生态环境;
演变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湖沼沉积、黄土沉积和冰积等地质记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生态景观学等方法,从万年、千年和百年及百年以下四个时间尺度对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新世以来,中国西部干旱区的气候变化经历了多次的相对暖干和相对冷湿交替变化,变化历程较为复杂。早全新世、中全新世、晚全新世气候特点因地因时而异,但总体特征以干旱化为主,280~350a来,降水量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并表现出显著的周期性。但在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天山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表现为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总的来说,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的气候趋于好转,植被覆盖状况改善明显,山地森林、草甸、人工绿洲的面积均呈增加趋势。研究结果还表明,在一定尺度的气候背景条件下,地表的植被覆盖对调节绿洲区域气候有着积极的作用,可增加局部地区的降水。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3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