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过事的赢利化及其后果

被引:3
作者
吴淼
陈钰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乡村社会; 赢利化; 无事酒;
D O I
10.19648/j.cnki.jhustss1980.2013.02.017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以礼为核心的乡村过事制度,在鄂西南地区借助泛化整酒名目、随意扩大人情圈、简化酒宴操办和货币化礼物,逐渐丧失其社会和文化价值,通过泛滥的"无事酒"沦落为村民争相利用的赢利工具。农村礼俗的这种根本性改变,是乡土社会在遭遇市场化冲击后,乡村由多元价值需求变成直接的物质追求,日渐理性化的村民面对弱化的村庄舆论,在人际关系的功能尤其是经济功能弱化的情况下,利用残存的乡村场域谋利的结果。作为乡村秩序操练和维系的过事的赢利化,在不断加重农民负担的同时,也加速了乡村人际关系的功利化,导致社会资本的急剧流失,从而使农村社会陷入无序之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农村人情的变异:表现、实质与根源——对当前原子化农村地区人情的一项考察 [J].
杨华 ;
欧阳静 .
中州学刊, 2011, (05) :117-121
[2]   农村仪式性人情的功能异化 [J].
陈柏峰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5 (01) :106-113
[4]   论农村文化建设的模式选择 [J].
吴淼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6) :108-112
[5]   礼金成重负:农村人情礼往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J].
陈云 ;
顾海英 ;
史清华 .
消费经济, 2005, (06) :60-63
[6]   实践中流动的关系:一种分析视角——以《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为例 [J].
潘泽泉 .
社会学研究, 2005, (03) :221-227+246
[7]   “人情”的泛化及其负功能——对苏北一农户人情消费的个案分析 [J].
朱晓莹 .
社会, 2003, (09) :28-30
[8]   挣脱土地束缚之后的乡村困境及应对——农村人口流动与乡村治理的一项相关性分析 [J].
徐勇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02) :5-11
[9]  
生育制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著, 1998
[10]  
自由秩序原理[M]. 三联书店[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Friedrich,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