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被引:9
作者
许文来 [1 ]
张建强 [1 ]
赵玉强 [2 ]
戴本林 [1 ]
邓瑞雪 [1 ]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工程学院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 主成分分析法; 协调发展模型; 成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确定选取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各项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型,对该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属于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且2001~2004年协调发展值逐年下降,可持续发展情况呈下降趋势。说明成都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增加环保投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还应将循环经济理论应用到区域规划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态工业、生态社会、生态服务业等的建设,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实现环境、经济的"双赢",做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城市生态环境学.[M].杨士弘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
  • [2] 城市环境规划.[M].徐肇忠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 [3] 城市环境分析.[M].刘耀林等编著;.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 [4]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徐建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 [5] 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进展
    王长征
    刘毅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1) : 58 - 65
  • [6]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方法
    朱玉仙
    黄义星
    王丽杰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2, (01) : 55 - 57+63
  • [7] 试论环境安全与人类道德观的转变
    朱晓华
    肖芹
    殷红卫
    [J]. 灾害学, 2001, (03) : 83 - 87
  • [8]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性模型研究
    严登华
    何岩
    邓伟
    于振汉
    张平宇
    [J]. 环境与开发, 2000, (03) : 5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