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的边界与教育科学的未来——走向独特且独立的“教育科学”

被引:41
作者
李政涛 [1 ,2 ,3 ,4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3]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
[4] 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
关键词
教育学边界; 教育科学; 教育学的独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讨论"教育学的边界"有助于重审"教育学独立"问题、寻找"新动力"、推动"新合作";"教育学边界"有独特的内涵、性质及划分依据,后者包括研究任务、对象、问题、方法、视角和假设等,它们无法单独建构和解释"教育学边界",需要整合为"教育学立场";对"教育学边界"、"教育学立场"及其相互关联的探讨,目的在于探究教育科学自身的"科学逻辑",摆脱对哲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在"科学尺度"和"科学标准"等方面的依赖,形成"教育科学"自己的科学眼光、科学尺度和标准以及独特内涵,最终从教育学的"独特"走向教育学的"独立"。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人文学的历史.[M].仁博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 [2] 知识大融通.[M].威尔逊.中信出版社.2016,
  • [3] 命脉.[M].叶澜; 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 [4] 人思之人.[M].蔡华; 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 [5] 转向教育的背后.[M].吴康宁;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 [6] 立场.[M].叶澜; 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 [7] 哲学 科学 常识.[M].陈嘉映; 著.东方出版社.2007,
  • [8] 现代汉语词典.[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2005,
  • [9] 走向统一的社会科学.[M].(美)赫伯特·金迪斯(HerbertGintis);(美)萨缪·鲍尔斯(SamuelBowles)等著;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 [10] 教育学的探究.[M].瞿葆奎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