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物价值恢复请求权的体系化展开——兼及抵押权保全的立法论

被引:17
作者
谢鸿飞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抵押物价值恢复请求权; 物权请求权; 保全请求权; 《物权法》第193条; 侵害抵押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抵押物价值恢复请求权的目的是在抵押物价值已经减少时,为抵押权人提供救济。主要包括恢复原状、增担保和提前清偿三种方式,其性质宜界定为抵押合同的法定债权。其具体效力应区分债务人抵押与第三人抵押。在第三人抵押情形,除非债权人和债务人约定由债务人负责提供抵押或债务人应确保抵押物价值恒定,或者债务人故意侵害抵押物,债务人不承担价值恢复和提前清偿的义务。增担保权和提前清偿请求权的行使不应损害抵押人的其他债权人。在债务人抵押情形,提前清偿的范围宜界定为全部债权,而不是与抵押物价值减少数额相应的债权;在第三人抵押情形,提前清偿仅限于提前行使抵押权。价值恢复请求权与抵押权人的物权请求权、侵权请求权和物上代位权可能发生竞合或聚合。《物权法》应区分抵押物价值可能减少和已经减少的情形,作不同的抵押权保全制度设计:前者应确认抵押权人的保全处分权和保全费用的优先受偿地位;后者应关注债务人抵押与第三人抵押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9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M].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  
.[M].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  
物权法.[M].尹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  
物权法实施以来疑难案例研究.[M].郭明瑞; 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5]  
物权.[M].崔建远;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6]  
民法物权论.[M].谢在全;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7]  
民法物权.[M].王泽鉴;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  
中国物权法原理释义和方法解读.[M].孙宪忠; 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9]  
中国物权法评注.[M].朱岩; 高圣平; 陈鑫;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M].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编.法律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