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储能在发电侧的应用

被引:40
作者
张文建 [1 ]
崔青汝 [1 ]
李志强 [2 ]
余康 [2 ]
机构
[1]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 北京华电天仁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关键词
储能; 发电侧; 新能源并网; 辅助服务; 微电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912 [蓄电池];
学科分类号
0808 ;
摘要
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逐渐攀升,我国能源结构正在逐步转型。储能系统因其响应速率快、调节精度高等特点,成为能源行业中提升电能品质和促进新能源消纳的重要支撑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由于储能技术的进步、产品质量的提高及成本的不断降低,储能技术已具备商业化运营的条件,尤其是多种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发展逐步扩展了储能的应用领域。除了技术的进步,国家政策法规的颁布、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也促进了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应用推广。本文从数据的角度概要分析了储能在全球电力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对国内电化学储能产业政策和标准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电化学储能的种类、技术路线以及系统集成关键技术。除此之外,针对发电侧,重点从功能、政策和应用项目等方面论述了电化学储能技术在大规模新能源并网、辅助服务及微电网等有商业价值的应用场景。最后对电化学储能技术在未来能源系统中的前景和发展趋势做了展望,并在促进储能商业化运营及推广方面对储能企业提出了发展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87 / 29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一种锌/多卤化物储能电池[P]. 张华民;张立群;赖秦志.中国专利:CN102479968B,2012-05-30
[2]  
储能系统辅助火电机组调频的建模及控制策略研究.[D].李飞.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03
[3]  
基于多电池储能系统的微网离网控制技术研究.[D].朱观炜.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03
[4]  
节能型智能化供电模式的应用.[D].张萌萌.青岛大学.2016, 04
[5]  
影响锂—聚苯胺二次电池性能因素的研究.[D].景梦华.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02
[6]  
用于风储联合发电的储能监控系统设计.[D].刘崇宇.东南大学.2015, 08
[7]  
大功率电源电池组能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D].李建成.湖南大学.2013, 05
[8]   比亚迪电力储能设备与电动汽车应用现状分析 [J].
邹德天 ;
潘燕 ;
吴贝科 ;
常丽芳 ;
武志刚 .
供用电, 2018, 35 (09) :53-61
[9]   锂离子电池寿命预测综述 [J].
王宁 ;
刘晓峰 ;
陈泽华 .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8, (11) :1-13
[10]   固态锂电池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J].
王薛超 ;
曹耀光 ;
金茂菁 .
科技中国, 2018, (01)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