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重视坳拉槽(裂陷槽)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纪念朱夏教授

被引:10
作者
孙枢
李继亮
王清晨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坳拉槽; 油气; 成矿作用; 地质作用; 裂陷槽; 断裂带; 裂谷系; 盆地类型; 盆地分类; 晚元古代; 新元古代; 朱夏; 王鸿祯; 石油地质; 矿产地质; 孙枢; 钱祥麟;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92.02.01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朱夏先生虽与世长辞了,但他全心全意为地质事业作贡献的精神是永存的!朱夏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地质学家,在地球科学、特别是在石油地质科学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呕心沥血完成的地质学著作是留
引用
收藏
页码:190 / 19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广西南丹泥盆纪缺氧盆地沉积模式及其演化 [J].
辛建荣 .
沉积学报, 1991, (03) :90-97
[2]   中国南方泥盆纪、石炭纪深水沉积环境沉积特征、构造活动及含油气性 [J].
侯方浩 ;
黄继祥 ;
方少仙 ;
赵劲松 ;
沈照国 ;
董兆雄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1988, (04) :1-19
[3]   中国地台区张裂盆地沉积 [J].
孙枢 ;
范德廉 ;
陈海泓 ;
王清晨 .
沉积学报, 1987, (03) :6-18
[4]   秦岭-大巴拗拉槽 [J].
秦德余 ;
吉让寿 ;
高长林 ;
周克刚 .
石油实验地质, 1987, (02) :104-113
[5]   豫陕中-晚元古代沉积盆地(二) [J].
孙枢 ;
陈志明 ;
王清晨 .
地质科学, 1982, (01) :5-12
[6]   豫陕中-晚元古代沉积盆地(一)附视频 [J].
孙枢 ;
从柏林 ;
李继亮 .
地质科学, 1981, (04) :314-322
[7]   中国东部前寒武紀大地构造发展的样式 [J].
馬杏垣 ;
游振东 ;
譚应佳 ;
蔡学林 .
地质学报, 1963, (01) :27-52+101
[8]  
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M].王鸿祯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
[9]  
朱夏论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M].朱夏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86,
[10]  
华北断块区南部前寒武纪地质演化.[M].孙枢等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