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规则规范性检校:定位及认知误差的修正

被引:1
作者
雷槟硕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关键词
承认规则; 规范性; 休谟难题; 社会事实; 实践同一性; 意向性;
D O I
10.19350/j.cnki.fzsh.2017.04.005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哲学转向以来,规范性逐渐成长为哲学的核心命题,法哲学领域也概莫能外。奥斯丁、凯尔森等人推动了规范性命题在法哲学领域的凸显,哈特则提出"承认规则"实现法律规范性。但何为"承认规则",以及"承认规则"规范性来源于何处?通过事实(Fact)概念的析清,发现哈特对"承认规则"是社会事实的定位错误,导致不能跨越"是"到"应当"的缝隙。除此之外,还需实现个体到集体的跨越。在"休谟难题"上,实践同一性、隐规范性与制度事实理论提供了跨越的理论工具;主体间性、道义语境与集体意向性则负责解决个体到集体的困难。最终,联结实然与应然的"承认规则"的惯习性实践承载"承认规则"规范性输出功能,进而保证了法律规范性获取的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罗尔斯与规范性的寻求 [J].
卞绍斌 .
哲学动态, 2016, (01) :82-89
[2]   霍耐特规范性承认理论的局限 [J].
卫斯洁 .
世界哲学, 2015, (05) :19-25+160
[3]   规则遵循与意义的规范性 [J].
赵晓聃 ;
郭贵春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4, 31 (06) :24-29
[4]   科斯佳对规范性问题的证明——一种强硬性辩护 [J].
文贤庆 .
伦理学研究, 2014, (06) :53-57
[5]   规范性问题的语义转向与语用进路 [J].
郭贵春 ;
赵晓聃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8) :68-90+205
[7]   理性空间的社会化:布兰顿规范性实践概念的社会科学哲学意蕴 [J].
徐竹 .
哲学分析, 2011, 2 (04) :29-41+196
[8]   论原初事实与制度性事实 [J].
文学平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2 (06) :65-69+75
[9]   论布兰顿之规范性实践概念 [J].
徐竹 .
世界哲学, 2010, (03) :99-109
[10]   休谟“是”与“应当”问题的原始含义及其现代解读 [J].
张传有 .
道德与文明, 2009, (06) :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