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组织参与灾害救助困境的制度性分析——以“汶川大地震”为例

被引:5
作者
贺枭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汶川大地震; 灾害救助; 志愿者;
D O I
10.19387/j.cnki.1009-0592.2009.24.138
中图分类号
D632.5 [救灾];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重大自然灾害的救助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应该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非政府组织在救灾工作中,还存在志愿者权益缺乏保障,救援活动管理混乱,社会影响力较弱等问题。阻碍非政府组织发挥作用主要是制度方面因素,因此,应该通过制度重构的方法来合理引导非政府组织参与灾害救助。
引用
收藏
页码:217 / 21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非政府组织发展困境的制度性因素分析及制度重构 [J].
汪莉 .
中国行政管理, 2009, (02) :83-85
[2]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困境及对策 [J].
李桦 ;
徐艳红 .
重庆行政, 2008, 10 (06) :40-42
[4]   关于非政府组织有效参与灾后重建的思考 [J].
廖云芬 ;
杨国栋 .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 2008, (09) :156-157
[6]   浅谈非政府组织在抗震救灾中的作为——以“5.12”四川地震为例 [J].
杨庆 .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 (06) :14+19-14
[7]   改革民间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分析和建议 [J].
王名 .
中国行政管理, 2007, (04) :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