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粗果相思混交林模式及其效益

被引:5
作者
余雪标
肖文光
余勇
彭仕尧
杨敬华
机构
[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儋州
[2] 广东省雷州林业局!广东遂溪
关键词
桉树; 粗果相思; 混交林模式; 效益;
D O I
10.15886/j.cnki.hdxbzkb.1999.04.008
中图分类号
S792.39 [桉];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在各种混交模式中,桉树高生长以行间混交模式高于带状混交和纯林模式;胸径生长因受到密度效应作用,行间与带状混交模式均低于纯林模式;单株材积以纯林最高,行间混交次之,带状混交模式最小;林木树冠长度以混交模式大于纯林模式.各模式中粗果相思的生长,以雷林33 号行间混交模式的单株材积最大,达到0-102 1 m3 ,粗果相思的群体蓄积为带状混交< 雷林33 号行间混交< MLA(尾叶桉无性系) 行间混交;从粗果相思的群体保存率看,MLA行间混交模式最高(90-4% ) ,远大于雷林33 号(47-1 % ) 行间混交和MLA的(43-9% ) 带状混交模式;从群体总产量来看,MLA行间混交模式最高,其它模式依次为MLA 纯林> 雷林33 号行间混交模式> MLA带状混交模式> W5 纯林模式> 雷林1 号桉与大叶相思混交模式;从生物量测定结果看,纯林MLA 单株生物量高于混交模式;群体生物量则以行间混交模式最高,达到71 414-1 kg/hm2 ,MLA带状混交与纯林模式分别为36 501-4 kg/hm2 和63 434-3 kg/hm2 ;各模式枯落物现存量以带状模式最高(9 794.0 kg/hm2) ,MLA行间混交模式次之(9 262.0 k
引用
收藏
页码:331 / 34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连栽桉树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结构的研究 [J].
余雪标 ;
徐大平 ;
龙腾 ;
莫晓勇 .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2) :11-1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