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水平评价

被引:33
作者
王富喜
机构
[1]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发展; 均方差权值法; 聚类分析; 山东省;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09.10.008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遵循全面性、主导性、科学性、可比性及可获得性等原则,从经济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发展、环境状况五个方面,共选取18项指标构建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权值法对山东省17地市农村建设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通过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6种类型。分析了山东省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特征、各地市农村建设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并就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710 / 17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理论与方法——以广东省为例 [J].
汤惠君 ;
张效军 ;
欧阳孔仁 .
经济地理, 2009, 29 (05) :794-798
[2]   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研究 [J].
周曙东 ;
朱红根 ;
葛继红 ;
王玉霞 ;
吴晓雯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9, (02) :212-218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评价的实证研究 [J].
王学军 ;
陈武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1) :13-19
[4]   全国新农村建设综合评价研究 [J].
林文 ;
侯云先 ;
王志娟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4) :63-70
[5]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评价研究 [J].
王艳 ;
王俊芹 ;
赵邦宏 .
乡镇经济, 2008, (08) :8-11
[6]   辽宁省新农村建设评价研究 [J].
姜楠 ;
张正 .
农业经济 , 2008, (08) :8-10
[7]   吉林省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研究 [J].
宋克彬 ;
崔振东 ;
房瑞景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2) :232-236
[8]   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方法及其实证 [J].
高明秀 ;
王鸿光 ;
于洪福 ;
赵庚星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36-41+123
[9]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与方法 [J].
郭翔宇 ;
余志刚 ;
李丹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3) :73-76
[10]   安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J].
邹颖 .
华东经济管理, 2007, (11)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