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
被引:11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小铁
[
1
,
2
]
机构
:
[1]
江西财经大学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
[2]
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来源
:
江西社会科学
|
2013年
/ 33卷
/ 10期
关键词
:
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
1202 ;
120202 ;
摘要
:
近年来,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迅速,但由于在理论上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致使不少地方在具体实践中产生了一些盲目行为,从而制约着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产业集群发展和演进的一般规律,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可以分为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可从集群规模、集群结构、集群效应和集群网络四个方面构建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产业集群化评价研究.[D].兰天.东北大学.2009, 06
[2]
我国“雏形期”产业集群的识别指标体系及判定方法
[J].
李兴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李兴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会军
.
财经问题研究,
2011,
(04)
:38
-44
[3]
产业集群核心价值的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林
.
企业经济,
2011,
(01)
:15
-18
[4]
产业集群成熟度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剑
;
龚自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建设厅
南京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龚自立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
(S2)
:120
-124
[5]
加强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轻工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J].
刘向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
刘向军
.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10,
(05)
:27
-29
[6]
借鉴意大利产业集群模式 促进中国中小企业发展
[J].
中国经贸,
2008,
(08)
:62
-65
[7]
我国软件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张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金陵科技学院
张莉
.
经济师,
2008,
(06)
:29
-30
[8]
产业集群的阶段性演进
[J].
赵海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赵海东
;
吴晓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吴晓军
.
理论界,
2006,
(06)
:50
-52
[9]
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研究
[J].
张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张建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淑静
.
中国软科学,
2006,
(03)
:83
-90
[10]
创业机制与企业集群成长互动机制分析
[J].
于国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财经学院工商管理系
于国安
.
经济问题,
2006,
(02)
:23
-25
←
1
2
→
共 13 条
[1]
产业集群化评价研究.[D].兰天.东北大学.2009, 06
[2]
我国“雏形期”产业集群的识别指标体系及判定方法
[J].
李兴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李兴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会军
.
财经问题研究,
2011,
(04)
:38
-44
[3]
产业集群核心价值的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林
.
企业经济,
2011,
(01)
:15
-18
[4]
产业集群成熟度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剑
;
龚自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建设厅
南京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龚自立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
(S2)
:120
-124
[5]
加强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轻工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J].
刘向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
刘向军
.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10,
(05)
:27
-29
[6]
借鉴意大利产业集群模式 促进中国中小企业发展
[J].
中国经贸,
2008,
(08)
:62
-65
[7]
我国软件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张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金陵科技学院
张莉
.
经济师,
2008,
(06)
:29
-30
[8]
产业集群的阶段性演进
[J].
赵海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赵海东
;
吴晓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吴晓军
.
理论界,
2006,
(06)
:50
-52
[9]
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研究
[J].
张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张建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淑静
.
中国软科学,
2006,
(03)
:83
-90
[10]
创业机制与企业集群成长互动机制分析
[J].
于国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财经学院工商管理系
于国安
.
经济问题,
2006,
(02)
:23
-25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