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IC模型的拉萨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拟

被引:11
作者
刘文丰
徐宗学
刘浏
李发鹏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拉萨河; 分布式水文模拟; VIC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4.92 [];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通过构建大尺度分布式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模型,对拉萨河流域的水文过程进行了模拟,并以拉萨水文站为控制站点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日尺度上,率定期和验证期的Nash-Suttcliffe效率系数(ENS)、确定性系数(R2)、相关性系数(r)基本都在0.80以上;月尺度上,3个指标达0.90以上;空间上,网格水量相对误差都小于1%.表明VIC模型能够较好地应用于拉萨河流域,适用性较好.VIC模型的构建,为研究气候变化对拉萨河流域水循环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524 / 5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拉萨河流域不同汇流方式的TOPMODEL应用比较研究 [J].
杜洋 ;
云影 ;
彭定志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Z1) :658-661
[2]   雅鲁藏布江拉萨河流域水文模型应用比较研究 [J].
彭定志 ;
徐宗学 ;
巩同梁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8, (07) :536-541
[3]   雅鲁藏布江拉萨河流域水文模型应用研究 [J].
彭定志 ;
徐宗学 ;
巩同梁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92-95
[4]   雅鲁藏布江流域1961-2005年气候变化趋势(英文) [J].
游庆龙 ;
康世昌 ;
吴艳红 ;
闫宇平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07, (04) :409-420
[5]   西藏拉萨河径流预测方法研究 [J].
吴滔 ;
袁鹏 ;
戴露 ;
丁义 ;
谢珊 .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5, (02) :77-79+113
[6]   A model for assessing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runoff in China [J].
SU Fengge and XIE ZhenghuiLASG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China .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3, (09) :63-69
[7]   具有Horton及Dunne机制的径流模型在VIC模型中的应用(英) [J].
谢正辉 ;
苏凤阁 ;
曾庆存 ;
郭裕福 ;
梁旭 ;
郝振纯 .
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 2003, (02) :165-172
[8]   拉萨河流域的气候特征 [J].
吕勇平 ;
穆晓涛 .
气象, 1986, (07) :24-25
[9]  
西藏河流与湖泊[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编, 1984
[10]  
A new surface runoff parameterization with subgrid-scale soil heterogeneity for land surface models[J] . Xu Liang,Zhenghui Xie.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 200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