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酸、栀子苷及配伍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TNF-α、IL-1β和ICAM-1含量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张娜
朱晓磊
李澎涛
贾旭
蒋玉凤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2]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TNF-α; IL-1β; ICAM-1; 胆酸; 栀子苷; 脑缺血再灌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 :观察胆酸、栀子苷及两者配伍应用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TNF -α、IL - 1β和ICAM - 1含量的影响 ,探讨中药对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 ,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 (胆酸组、栀子苷组、合用组、血栓通组 )。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方法 ,制作缺血 2h再灌注 12h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应用放射免疫法 (RIA)检测脑组织匀浆TNF -α和IL - 1β含量 ,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脑组织ICAM - 1含量。结果 :再灌注 12h后 ,脑组织TNF -α、IL - 1β和ICAM - 1蛋白量升高。胆酸可以明显降低TNF -α和IL - 1β含量 ,与模型组比较P <0 0 1和P <0 0 5 ,而不影响ICAM - 1含量。栀子苷对三者表达无明显影响。而两者合用可显著降低TNF -α和ICAM - 1含量 ,与模型组差异显著 (P <0 0 1) ;而合用对IL - 1β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胆酸降低致炎因子TNF -α表达的作用在和栀子苷配伍应用后作用更显著 ,而胆酸干预IL - 1β表达的作用在与栀子苷配伍后降低 ,两者合用产生了单独使用时均不具有的降低ICAM - 1的作用。据此推断 ,中药的配伍作用不是组分各自生物效应的简单累加 ,而表现为增效或减效的作用 ,配伍应用与药物单独使用作用机制可能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463 / 465+512 +512-5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IL-1β和IL-6在脑缺血再灌注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J].
狄政莉 ;
万琪 ;
张琳 ;
王洪典 .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1, (05) :292-292
[2]   肿瘤坏死因子、内皮素在脑卒中血及脑脊液中的表达及关系探讨 [J].
张桂莲 ;
吴海琴 ;
张茹 ;
赵英贤 ;
马军芳 .
陕西医学杂志, 2001, (03) :151-153
[3]   脑缺血再灌注ICAM-1的表达与神经元损伤 [J].
周华东 ;
张莉莉 ;
陈曼娥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0, (02) :115-118
[4]   局灶脑缺血再灌流后ICAM-1表达与白细胞浸润 [J].
吴珊 ;
董为伟 ;
董佑忠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0, (01) :6-8
[5]   肿瘤坏死因子在局部脑缺血/再灌流中的表达 [J].
李岚 ;
屠永华 ;
赵光东 .
卒中与神经疾病, 1999, (04) :236-237
[6]   局灶性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炎症机制与治疗前景 [J].
陈兴洲 ;
陆兵勋 .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9, (03) :8-12
[7]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对局灶脑缺血作用的初步研究 [J].
刘清和 ;
张兆辉 ;
余绍祖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99, (03) :45-46
[8]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纹状体内IL-1β和TNF-α动态变化及药物干预 [J].
李伟 ;
乔健 ;
吕传真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8, (05) :7-9
[9]   三七总皂甙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J].
姜开余,钱曾年 .
中成药, 1995, (07) :32-33
[10]  
中药药理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沈映君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