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深度酸压技术

被引:13
作者
黄霞 [1 ]
程礼军 [2 ,3 ]
李克智 [4 ]
钟水清 [4 ,5 ]
朱洪涛 [6 ]
机构
[1] 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井下作业公司
[2] 重庆市页岩气资源与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3]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页岩气研究中心
[4]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5]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6]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监督中心
关键词
川东北; 碳酸盐岩; 深度; 酸压; 酸液; 工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2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埋深大,致密化程度高,破裂压力高,地层温度高,施工摩阻高,微裂缝发育,酸压施工压力高、酸液滤失量大、酸蚀和酸岩反应速度快,酸蚀作用距离短,管柱腐蚀大,储层改造程度低,常规酸压改造增产效果差。大量现场应用试验表明,采用胶凝酸液和温控变粘酸液体系、"前置液+胶凝酸"及其多级交替注入和闭合酸压等深度酸压工艺能有效降低地层滤失,延缓酸蚀和酸岩反应速度,降低管柱腐蚀,增加酸蚀作用距离,显著提高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和天然气增产稳产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4+100 +100-1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深埋煤层气藏水力压裂增产技术探讨 [J].
李小刚 ;
杨兆中 ;
梁知 ;
蒲敏 .
天然气与石油, 2011, 29 (06) :46-48+54+4+3
[2]   加砂压裂转向配套技术描述模式及应用 [J].
张应科 ;
钟水清 ;
吴月先 ;
段长春 ;
张佩波 ;
周仲建 .
钻采工艺, 2011, 34 (05) :56-57+72+8
[3]   龙女寺构造须家河组低效气藏压裂改造技术 [J].
白雪静 ;
春兰 ;
杨兆中 ;
李小刚 ;
曾珠 .
天然气与石油, 2011, 29 (04) :50-53+80+95
[4]   高温高粘胶凝酸体系合成及性能评价 [J].
李爱山 ;
鞠玉芹 ;
孙秀芳 ;
仲岩磊 ;
黄波 .
石油学报, 2007, (02) :90-93
[5]   胶凝酸反应动力学试验研究 [J].
张智勇 ;
蒋廷学 ;
梁冲 ;
车明光 ;
翁定为 .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05, (05) :28-30+84
[6]   碳酸盐岩储层深度酸压理论研究现状与发展 [J].
胥云 ;
楼湘 .
油气井测试, 2002, (01) :4-8+74
[7]   碳酸盐岩储层多级注入闭合酸压技术研究与应用 [J].
胥耘 .
石油钻采工艺, 1996, (05) :58-6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