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顶风沙综合防护体系固沙效应的数值模拟

被引:6
作者
汪万福
申彦波
王涛
沈志宝
杜明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 兰州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甘肃敦煌
[3] 兰州
[4] 日本筑波-
关键词
灌木林带; 草方格; 固沙效应; 数值模拟;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5.01.011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结合中尺度大气模式MM5和Shao的风蚀起沙方案,对敦煌莫高窟顶灌木林带和草方格沙障的固沙效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灌木林带的建立,使其地表风蚀起沙的临界摩擦速度(ut)达到1.15m/s,是林带建立前的4.1倍,地表的顺风向沙粒通量(Q)和垂直尘粒通量(F)均减小为0,完全抑制了地表风蚀起沙;草方格沙障的设置,使ut达到0.53m/s,为设置前的1.9倍,Q和F分别减少约3/5和7/8,固沙效果非常明显。一般情况下,ut不会大于1.0m/s,充分说明灌木林带比草方格具有更强的固沙效果。MM5模拟的摩擦速度和观测的摩擦速度在变化趋势上呈较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达0.8以上,说明MM5对该区域摩擦速度的模拟结果可靠。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3+63 +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敦煌莫高窟顶灌木林带防护效应研究 [J].
汪万福 ;
李最雄 ;
刘贤万 ;
郑彩霞 .
中国沙漠, 2004, (03) :52-58
[2]   敦煌莫高窟风沙危害综合防护体系探讨 [J].
张伟民 ;
王涛 ;
薛娴 ;
汪万福 ;
郭迎胜 ;
刘金祥 .
中国沙漠, 2000, (04) :65-70
[3]   戈壁砾石防护效应的风洞实验与野外观测结果——以敦煌莫高窟顶戈壁的风蚀防护为例 [J].
薛娴 ;
张伟民 ;
王涛 .
地理学报, 2000, (03) :375-383
[4]   敦煌莫高窟的风沙危害与防治研究 [J].
汪万福 ;
张伟民 ;
李云鹤 .
敦煌研究, 2000, (01) :42-48
[5]   论敦煌莫高窟的若干风沙问题 [J].
屈建军 ;
张伟民 ;
彭期龙 ;
凌裕泉 ;
李云鹤 ;
江万福 .
地理学报, 1996, (05)
[6]   莫高窟崖顶防沙工程的效益分析 [J].
凌裕泉,屈建军,樊锦诗,李云鹤,林博明 .
中国沙漠, 1996, (01) :13-18
[7]   莫高窟崖顶的化学固沙实验 [J].
李最雄 ;
NevilleAgnew ;
林博明 .
敦煌研究, 1993, (01) :89-107+119
[8]   Parametrization of the increase of the aeolian erosion threshold wind friction velocity due to soil moisture for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J].
Fécan, F ;
Marticorena, B ;
Bergametti, G .
ANNALES GEOPHYSICAE-ATMOSPHERES HYDROSPHERES AND SPACE SCIENCES, 1999, 17 (01) :14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