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草地生态环境变化态势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14
作者
伏洋 [1 ]
张国胜 [2 ]
李凤霞 [1 ]
颜亮东 [1 ]
机构
[1]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青海省气象局
关键词
天然草地; 生态环境; 变化态势; 驱动力; 三江源地区; 环青海湖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利用青海省2个重要生态区域“三江源地区”和“环青海湖地区”1987-2004年具有代表性的草地生态观测数据和1961-2004年气象资料,并结合卫星遥感及社会调查数据,分析了2个区域草地生态环境的变化态势。主要表现为草地“黑土滩”面积不断扩大,牧草地上生物量、高度与覆盖度下降及毒杂草大量滋生,还体现在草地优势种群演化、草群结构变化、草地生产力下降等生态功能的变化上,使得草地可利用面积减少。通过研究表明,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驱动力的作用下天然草地生态环境出现了不良态势,最终导致天然草地退化和载畜能力下降。并揭示了草地生态不良变化的原因、机理及生态过程,气候暖干化,加之20世纪90年代以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是促使草地生境恶化的重要自然因素;在人为因素中,由于草畜季节不平衡、草地不均匀的放牧压力、人口增长以及生物因素等,进一步加剧天然草地生态功能的退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不同退化程度“黑土滩”草地群落特征的变化及其恢复对策 [J].
石德军 ;
李希来 ;
杨力军 ;
孙海群 ;
杨元武 .
草业科学, 2006, (07) :1-3
[2]   2005年青海省天然草地牧草长势监测与评价 [J].
伏洋 ;
肖建设 ;
苏文将 ;
校瑞香 ;
张娟 ;
王黎俊 .
青海草业, 2006, (01) :2-9
[3]   青海高寒草甸草地生产力与气候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范青慈 ;
李希来 .
草业科学, 2003, (03) :8-12
[4]   河西山地绿洲荒漠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Ⅱ放牧扰动下草地多样性的变化特征 [J].
王国宏 ;
任继周 ;
张自和 .
草业学报, 2002, (01) :31-37
[5]   青南高寒草甸秃斑地形成的气象条件分析 [J].
张国胜 ;
李希来 ;
李林 ;
胡玲 ;
李学共 ;
冯蜀青 .
中国草地, 1998, (06) :13-17+25
[6]  
中国草地资源.[M].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全国畜牧兽医总站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