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流动空间整合与全球城市网络构建

被引:110
作者
沈丽珍 [1 ]
顾朝林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2]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流动空间; 区域空间; 城市体系;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9.06.014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流动空间作为新时期的新空间形式已经开始影响区域空间的结构与城市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文章通过区域流动空间的整合研究,发现在流动空间中,连接性弱化物理邻近性,关系论更新区位论,区域空间关系被重新整合。在新的区域空间关系中,流动空间的网络动力与结构表现出集聚与扩散、等级结构与地域差异等特征。这种关系进一步作用于传统的中心地体系,形成流动空间的网络城市体系,进而构筑全球城市网络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87 / 7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辽中城市群范围界定与规模结构分形研究 [J].
黄建毅 ;
张平宇 .
地理科学, 2009, 29 (02) :181-187
[2]   主体功能区划与中国区域规划创新 [J].
方忠权 ;
丁四保 .
地理科学, 2008, (04) :483-487
[3]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的耦合度分析 [J].
王琦 ;
陈才 .
地理科学, 2008, (02) :145-149
[4]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分布演化与偏移增长 [J].
段学军 ;
王书国 ;
陈雯 .
地理科学, 2008, (02) :139-144
[5]   现代世界城市网络形成于流动空间 [J].
郑伯红 ;
朱顺娟 .
中外建筑, 2008, (03) :105-107
[6]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群组结构和功能优化的初步研究 [J].
王士君 ;
王丹 ;
宋飏 .
地理科学, 2008, (01) :15-21
[7]   社区居住环境的空间数据探索性分析 [J].
艾彬 ;
徐建华 ;
黎夏 ;
卓莉 .
地理科学, 2008, (01) :51-58
[8]   “全球城市”极化与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J].
李志刚 ;
吴缚龙 ;
高向东 .
地理科学, 2007, (03) :304-311
[9]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展望 [J].
顾朝林 ;
张敏 ;
张成 ;
张晓明 ;
汪淳 ;
陈璐 .
地理科学, 2007, (01) :1-8
[10]   全球化与重建国家城市体系设想 [J].
顾朝林 ;
陈璐 ;
丁睿 ;
李震 ;
代媚媚 .
地理科学, 2005, (06) :6641-6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