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商对亚热带地区土地利用及施肥制度的响应

被引:63
作者
刘守龙
苏以荣
黄道友
肖和艾
吴金水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微生物商; 有机碳; 土地利用方式; 施肥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目的】土壤微生物商对于土壤质量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探讨其在中国亚热带土壤中应用的可靠性与灵敏性。【方法】利用2个典型小区域和6个长期定位试验结果,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商对于土地利用方式(水田、旱地、果园、林地)和稻田施肥制度的响应。【结果】盘塘样区中稻田土壤微生物商平均为(5.07±1.26)%,旱地土壤微生物商为(2.96±1.60)%,高于林地的(2.40±0.34)%,果园土壤微生物商仅为(1.98±0.89)%。肯福样区情况略有不同,其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商均明显低于盘塘样区,稻田(3.01±1.51)%>林地(1.57±0.40)%>旱地(1.29±0.56)%>果园(1.14±0.42)%。施肥方式的变化,尤其是有机肥的施用也对土壤微生物商产生了明显的影响。长期定位试验中化肥在半数稻田监测点上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商;中量和高量有机肥平均使稻田土壤微生物商提高了17.94%和19.91%,作用优于化肥单施;秸秆处理作用与中量有机肥接近,土壤微生物商提高17.51%。但无论是小区域还是长期定位试验中土壤微生物碳与有机碳相关分析结果均表明,尽管二者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土壤微生物商与期望值的差异变化很大。【结论】结合区域调查和长期施肥试验,可以认为土壤微生物商基本可以反映土地利用和施肥尤其是有机肥投入变化对土壤质量影响的趋势,但由于不同情况下其变化趋势与有机碳的反应不完全一致,因此在使用时应谨慎。此外,中国亚热带地区稻田土壤微生物商较高,说明稻田具有较高的微生物生物量维持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411 / 14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土壤活性有机质及其与土壤质量的关系 [J].
王清奎 ;
汪思龙 ;
冯宗炜 ;
黄宇 .
生态学报, 2005, (03) :513-519
[2]   侵蚀型红壤植被恢复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演变 [J].
姜培坤 ;
周国模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1) :112-114+127
[3]   长期免耕与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J].
徐阳春 ;
沈其荣 ;
冉炜 .
土壤学报, 2002, (01) :83-90
[4]   持续农业中的土壤生物指标研究 [J].
任天志 .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01) :71-78
[5]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作为红壤质量生物指标的探讨 [J].
俞慎 ;
李勇 ;
王俊华 ;
车玉萍 ;
潘映华 ;
李振高 .
土壤学报, 1999, (03) :413-422
[6]   土壤微生物量及其在养分循环和环境质量评价中的意义 [J].
何振立 .
土壤, 1997, (02) :61-69
[7]   土壤微生物量及其生态效应 [J].
王岩 ;
沈其荣 ;
史瑞和 ;
黄东迈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4) :48-54
[8]   秸秆覆盖免耕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养分转化的研究 [J].
高云超,朱文珊,陈文新 .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06) :41-49
[9]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
[10]  
Seasonal responses in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phosphorus and sulphur in soils under pasture[J] . Z. L. He,J. Wu,A. G. O‘Donnell,J. K. Syers.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 199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