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 条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29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伟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广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广州
来源:
关键词:
中药复方;
配伍规律;
化学成分;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00.01.001
中图分类号:
R289.1 [方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配伍理论和规律是中药方剂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一个中药理论问题,但有关的理论探讨不多,也欠深入、系统。本文的选题很合时宜,至于文中所涉及的思路、方法是否被普遍接受,还有待讨论。在跨入21 世纪之时,刊发此文,希翼能就此引发有关的理论争鸣,从而推动学术界的理论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中药复方化学研究方法的探讨[J]. 中国中药杂志, 1999, (02) : 3 - 5+19梁国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 [2] 中药血清药化学与中药血清药理学协同研究方法初探[J].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8, (04) : 42 - 45杨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郭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周明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姜远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王一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蒲旭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槐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吴立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 [3] 论“中药胃肠药动学研究”的意义及对策[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998, (01) : 37 - 40杨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蒲旭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
- [4] 微量元素锌铜铁与心血管病的研究[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1997, (11) : 5 - 8梁永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南宁市
- [5] 45例四逆汤病案药物剂量的相关与回归分析[J]. 河南中医, 1997, (04) : 53 - 54丁素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曹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
- [6] 中药复方有效部分研究方法以及理论初探[J]. 中成药, 1997, (08) : 44 - 4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义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清华大学!
- [7] 六味地黄汤的化学研究(I)[J]. 现代应用药学, 1990, (01) : 16 - 1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严永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附子和四逆汤表观药动学参数的测定[J]. 中药药理与临床 , 1989, (02) : 8 - 10陈长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中医药研究院复方药理研究室金若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中医药研究院复方药理研究室李仪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中医药研究院复方药理研究室孙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中医药研究院复方药理研究室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中医药研究院复方药理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