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高发区武威市胃癌发病因素探讨

被引:19
作者
罗好曾
米登海
景天忠
许青
杨旺胜
杨国泉
王淑珍
刘功汉
苏诚玉
机构
[1] 甘肃省武威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甘肃省武威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甘肃省武威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甘肃省武威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甘肃省武威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甘肃省武威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甘肃省武威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甘肃省武威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甘肃省武威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甘肃武威,甘肃武威,甘肃武威,甘肃武威,甘肃武威,甘肃武威,甘肃武威,甘肃武威,甘肃武威
关键词
胃肿瘤/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多基因遗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2 [胃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背景与目的: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胃癌的流行因素涉及居民的生活习惯、进食霉变食品和腌制酸菜、营养失衡、微量元素缺乏以及遗传等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这些因素在我国西北部胃癌高发区-武威市的普遍性,给胃癌一级预防提供病因线索。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武威市居民的胃癌家族史进行调查。按Li-M antel-Cart法及Falconer回归法计算胃癌分离比与遗传度。用家访及胃镜+胃粘膜病理检查对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用培养鉴定及实验检测等手段检测居民膳食中的致促癌真菌、挥发性N-亚硝基化合物,胃粘膜中的幽门螺杆菌及293名健康成人血清总维生素C含量。结果:武威市胃癌的分离比为0.077,一级亲属的遗传度为22.91%。萎缩性胃炎人群的人年癌病率为1.09%。居民膳食中检出8种亚硝胺,14种致促癌真菌。健康成人夏季血清总维生素C含量平均为(5.74±2.79)m g/L,其中<5.00m g/L(维生素C不足)者110例(37.54%),≤2.00m g/L(维生素C严重不足)者32例(10.92%)。居民胃粘膜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高达67%。结论:武威市居民的膳食中存在致促癌真菌、挥发性N-亚硝基化合物等多种强致癌物质,又缺乏维生素C等防护因素是武威市胃癌发病的主要外因,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萎缩性胃炎特别是异型增生以及遗传易感性为导致癌变
引用
收藏
页码:563 / 56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M].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等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2]  
应用营养学.[M].陈学存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3]   泰兴市胃癌的分离比及遗传度估算 [J].
吴建中 ;
丁建华 ;
李苏平 ;
高长明 ;
周建农 ;
苏平 ;
臧宇 ;
刘燕婷 ;
周学富 ;
王如鸿 ;
丁保国 .
中国肿瘤, 2001, (05) :19-20
[4]   胃癌双Y核心家系的遗传流行病学系列研究(Ⅱ)──分离比和遗传度的研究 [J].
沈靖 ;
王润田 ;
邢厚恂 ;
王心如 ;
王理伟 ;
李茂森 ;
王建明 ;
华召来 ;
郭春华 ;
王滨燕 ;
徐希平 .
癌症, 2000, (06) :582-585
[5]   胃癌和癌前病变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53、c-erbB-2的表达 [J].
卢文 ;
陈丽英 ;
龚华实 .
中华肿瘤杂志, 1999, (02) :45-47
[6]   胃癌高和低发区人群幽门螺杆菌及cagA+和hspA+亚型感染的研究 [J].
张联 ;
马峻岭 ;
潘凯枫 ;
刘伟东 ;
李吉友 ;
金懋林 ;
Perez-PerezGI ;
BlaserMJ ;
昌云生 ;
游伟程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8, (02) :4-6
[7]   胃癌高发现场化学病因因素的研究 [J].
张联 ;
袁媛 ;
易应南 .
中国肿瘤, 1996, (05) :12-14
[8]   甘肃省武威县胃癌高发原因探讨 [J].
胡荣华 ;
苏诚玉 ;
韩其昉 ;
罗好曾 ;
李玉国 ;
韩德祯 ;
唐素贞 ;
康献珍 .
肿瘤, 1984, (04) :145-14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