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运行后洞庭湖水环境变化及影响分析

被引:32
作者
王琦 [1 ]
欧伏平 [2 ]
张雷 [3 ]
卢少勇 [3 ]
机构
[1] 岳阳市环境监测中心
[2] 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洞庭湖科学观测研究站
[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洞庭湖; 三峡工程; 水质; 富营养化; 影响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以入湖水系、湖体、出湖口为研究区域,基于20多年的监测数据,运用水质单因子评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等评价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洞庭湖水文、水质、营养化状态的时空变化规律,探讨三峡工程运行后洞庭湖水环境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1)洞庭湖入湖水量及沙量均明显降低、水位变幅减小。(2)透明度(SD)、总氮(TN)、总磷(TP)、浮游植物等指标的时空分异特征较为明显,4个指标年均值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SD、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及密度自三峡工程运行后变化尤为明显。西洞庭湖的SD高于南洞庭湖,东洞庭湖的SD最低。ρ(TP)在湖体最高,ρ(TN)则在湖体最低。(3)入湖水系水质最好,出湖口水质最差。入湖水系水质一直维持在ⅡⅢ类之间,水质良好;出湖口、湖体水质自三峡工程运行后以ⅣⅤ类为主,变劣趋势明显。湖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东洞庭湖的富营养程度稍高于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4)初步认为:洞庭湖水文水动力环境条件的变化,整体上对水质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对湖体富营养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843 / 18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湖泊污染物入湖通量的研究进展 [J].
陈凌霄 ;
秦雪 ;
金赞芳 .
环境科技, 2014, 27 (02) :61-64
[2]   三峡工程蓄水对洞庭湖水环境质量特征的影响 [J].
李忠武 ;
赵新娜 ;
谢更新 ;
袁敏 ;
姜燕松 .
地理研究, 2013, 32 (11) :2021-2030
[3]   高州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李思阳 ;
韩志勇 ;
许振成 ;
赵学敏 ;
姚玲爱 ;
魏东洋 ;
张娟 ;
胡芳 .
水生态学杂志, 2013, (05) :16-24
[4]   洞庭湖近20年水质与富营养化状态变化 [J].
黄代中 ;
万群 ;
李利强 ;
汪铁 ;
卢少勇 ;
欧伏平 ;
田琪 .
环境科学研究, 2013, 26 (01) :27-33
[5]   洞庭湖区污染控制区划与控制对策 [J].
秦迪岚 ;
黄哲 ;
罗岳平 ;
毕军平 ;
肖辰畅 ;
黄懿 ;
易敏 .
环境科学研究, 2011, 24 (07) :748-755
[6]   三峡水库运行对洞庭湖水位影响分析 [J].
黄群 ;
孙占东 ;
姜加虎 .
湖泊科学, 2011, 23 (03) :424-428
[7]   不同氮磷比对藻类生长及水环境因子的影响 [J].
郑杰 ;
黄显怀 ;
尚巍 ;
黄鹏 .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11, 42 (01) :12-16
[8]   梅梁湖水体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朱文昌 ;
陆敏 ;
石浚哲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0, 22 (03) :27-30
[9]   三峡工程运用后洞庭湖水沙情势变化及其影响初步分析 [J].
张细兵 ;
卢金友 ;
王敏 ;
黄悦 ;
许全喜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 (06) :640-643
[10]   三峡水库调度运行初期荆江与洞庭湖区的水文效应 [J].
李景保 ;
常疆 ;
吕殿青 ;
朱翔 ;
卢承志 ;
周跃云 ;
邓楚雄 .
地理学报, 2009, 64 (11) :1342-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