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南地区过铝花岗岩中堇青石研究

被引:2
作者
汪绍年 [1 ]
机构
[1] 广西地质学校
关键词
堇青石; 花岗岩; 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对桂东南地区过铝花岗岩中普遍存在的堇青石研究,探讨花岗岩的形成条件和成因问题。该类花岗岩中存在两种堇青石:一种呈变晶状或不规则状聚晶出现,属于源岩的不熔残余物成因;另一种呈半自形-自形柱状单晶分散于岩石中,属岩浆结晶成因。两者常共存,后者是前者在岩浆状态下重结晶的产物。因此认为,根据堇青石的产出状态、共生矿物、成分、光学性质和晶体内部结构的差异,可以判断花岗岩熔浆的来源及其形成的深度、压力、温度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5 +9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大容山—十万大山岩带陆壳转生型花岗岩中包体初步研究 [J].
汪绍年 .
南方自然资源, 1987, (01) :29-37
[2]  
矿物温度计和矿物压力计[M]. 地质出版社 , 张儒瑗, 1983
[3]  
变质岩成因[M]. 科学出版社 , (德)温克勒(H.G.F.Winkler)著, 1980
[4]  
南岭花岗岩地质学[M]. 地质出版社 , 莫柱孙著, 1980
[5]  
变质作用与变质带[M]. 地质出版社[日]都城秋穗,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