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对降水和地表覆盖的响应

被引:20
作者
张秋英
李发东
欧国强
宋献方
张万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4] 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土壤水; 降水; 覆盖; 太行山区;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05.05.006
中图分类号
S715.3 [林地渗透、径流和侵蚀];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该文试图通过坡面径流场试验,对无覆盖、秸秆覆盖和石子覆盖的径流小区内土壤水进行连续定位观测,以期探讨太行山区土壤水对降水和覆盖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长期干旱条件下,特别是当3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低于20%时,单次降水很难入渗至30cm以下;从响应时间看,在30cm深处,石子覆盖响应最快,秸秆覆盖次之,无覆盖响应最慢;在60cm深处则不同,秸秆覆盖响应最快,石子覆盖次之,无覆盖响应最慢;100cm处石子覆盖土壤水最先增加,而秸秆覆盖则滞后了10h,无覆盖响应最慢;无覆盖处理30cm土壤含水量比石子覆盖平均低0.13cm3cm3,比秸秆覆盖平均低0.07cm3cm3,表明覆盖有利于土壤水的保存.秸秆覆盖对60cm土层入渗的效果比石子好,然而,石子覆盖的保水效果却好于秸秆覆盖.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华北地区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问题与挑战 [J].
夏军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6) :517-526
[2]   全球变暖对太行山植被生产力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J].
杨永辉 ;
王智平 ;
佐仓保夫 ;
唐常源 ;
新藤静夫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6) :667-671
[3]   长期水泥硬壳覆盖对枣园生态环境的影响 [J].
李伟强 ;
田魁祥 ;
刘小京 ;
张秀梅 ;
雷玉平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1, (04) :247-249+252
[4]   渭北旱塬不同覆盖措施的土壤水分分布特征 [J].
王渭玲 ;
徐福利 ;
李学俊 ;
李立科 .
西北农业学报, 2001, (03) :56-58
[5]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与水土保持措施相互作用 [J].
穆兴民 .
农业工程学报, 2000, (02) :41-45
[6]   晋西北人工林土壤水分特点与降水关系研究 [J].
李洪建 ;
王孟本 ;
柴宝峰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8, (04) :61-66
[7]   国内外土壤水分研究现状与进展 [J].
马履一 .
世界林业研究, 1997, (05) :27-33
[8]   极端降水条件对林地水分循环的影响 [J].
王孟本,李洪建,柴宝峰 ;
不详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6, (03) :83-87+92
[9]   陇东黄土旱塬不同降水年型作物土壤水分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J].
李锋瑞 ;
赵松岭 .
兰州大学学报, 1996, (02) :103-111
[10]   秸秆覆盖对旱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赵聚宝 ;
梅旭荣 ;
薛军红 ;
钟兆站 ;
张天佑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6, (02) :5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