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古宙含金剪切带的成矿机制

被引:13
作者
刘劲鸿
机构
[1] 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含金剪切带; 矿化发生; 充要条件; 太古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1.1 [内生矿床];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含金剪切带是长期发展演化着的宏大动力学体系。其成矿过程是个动态过程,受时间、空间和动力学、热力学等因素综合控制。含金剪切带发生于强变质变形高峰期或稍晚,含金石英脉是它发展演化的中晚期产物。含金剪切带不仅具有导矿、容矿作用,而且也是重要的造矿因素,在金的成矿作用链中导致矿化发生、促进矿化向成矿转化和控制就位起极重要的作用。绿岩的含金性、变质变形及伴随的重熔岩浆活动是金成矿必要条件,而含金剪切带及伴随的钾质花岗岩和碱交代、酸交代作用是金成矿的充要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吉林省夹皮沟—金城洞花岗绿岩带中金矿床的形成时代 [J].
刘劲鸿 .
吉林地质, 1989, (04) :58-70
[2]   印度科拉尔金矿田的矿化和构造 [J].
J.V.Hamilton ;
C.Jay Hodgson ;
李上森 .
国外前寒武纪地质, 1988, (04) :234-246
[3]   加拿大安大略省提敏斯麦克因蒂尔—霍林格尔杂岩的太古宙含金矿系剖析 [J].
R. Mason ;
N. Melnik ;
田书文 .
国外前寒武纪地质, 1988, (02) :34-46
[4]   成矿作用与耗散结构 [J].
於崇文 .
地质学报, 1987, (04) :336-349
[5]   据安大略和魁北克的拉尔德莱克“破裂”论太古代脉型金矿床的成因 [J].
G.J.Hinse ;
张立生 .
地质地球化学, 1987, (12) :9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