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与主体性: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兼与谢宇教授商榷

被引:43
作者
贺雪峰
机构
[1]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本土化; 规范化; 主体性; 社会学; 社会科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12 [];
学科分类号
03 ; 0303 ;
摘要
谢宇教授认为,"社会学本土化是个伪问题"。然而,依据其划分的议题本土化、应用本土化、范式本土化来分析,无论哪个层面的本土化,都是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的重要挑战,而不是伪问题。本土化讨论的核心在于社会科学的主体性。究竟是建立依附于美国的社会科学还是建立有主体性的中国社会科学,是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回答的紧迫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的规范化建设应当服务于主体性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应以理解中国经验与实践为目标,基于中国经验与实践,借鉴古今中外一切理论与方法,再回到中国经验与实践中去检验。站在中国立场上建立有主体性的中国社会科学,恰逢其时。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9+158 +158-15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走出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讨论的误区 [J].
谢宇 .
社会学研究, 2018, 33 (02) :1-13+242
[2]   “大循环”:经验的本体性与中国社会科学的主体性 [J].
贺雪峰 .
探索与争鸣, 2017, (02) :29-31
[3]   饱和经验法——华中乡土派对经验研究方法的认识 [J].
贺雪峰 .
社会学评论, 2014, 2 (01)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