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豆硬粒的形成因素及超微结构

被引:6
作者
马盾,刘健,周宏玲
机构
[1] 新疆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室
关键词
大豆硬粒;百粒重;日照时数;超微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0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经过5年的研究证明:新疆平均日照时数长,年总辐射量为5000-6400兆焦耳/m ̄2,尤其是7-8月日照时数多在300小时/月以上,这是造成外引大豆在新疆种植后硬粒率提高的主要原因。通过选用硬粒低的品种及优良的栽培措施,提高百粒重,可降低硬粒发生。对大豆种皮的研究表明:硬粒种子表皮凹孔不明显或消失,棚状细胞外1/4处排列紧密,水份难以渗入。而非硬粒种子表皮凹孔深陷.栅状细胞排列正常。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大豆育种与栽培.[M].张子金 主编.农业出版社.1987,
[2]  
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M].徐国钧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3]  
植物解剖结构显微图谱.[M].郑湘如;王希善 编译.农业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