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低温热发电关键因素分析

被引:17
作者
李晶
裴刚
季杰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太阳能低温热发电; 复合抛物面集热器; 有机朗肯循环; 两级蒸发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615 [太阳能发电];
学科分类号
0807 ;
摘要
分析了一种以有机朗肯循环(ORC)和复合抛物面集热器(CPC)为主要组成的太阳能低温热发电系统,设计了旨在增强ORC发电的稳定性及减小换热流体与有机工质传热温差的新型系统结构,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合肥地区的气象数据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指出有机工质蒸发温度、集热器倾斜角调整方式、蒸发器级数等参数是系统优化的关键因素,当工质蒸发温度为119℃,蒸发器为两级,集热器倾斜角年调整6次时,系统年发电能力为87.1kW·h·m-2。
引用
收藏
页码:826 / 8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低温热能有机物发电系统热力分析 [J].
顾伟 ;
翁一武 ;
王艳杰 ;
翁史烈 .
太阳能学报, 2008, (05) :608-612
[2]   太阳能热发电系列文章(1) 聚光类太阳能热发电概述附视频 [J].
张耀明 ;
王军 ;
张文进 ;
孙利国 ;
刘晓辉 .
太阳能, 2006, (01) :39-41
[3]   Advanced 3-D CPC Solar Collector for Thermal Electric System [J].
Saitoh, Takeo ;
Kato, Jun ;
Yamada, Noboru .
HEAT TRANSFER-ASIAN RESEARCH, 2006, 35 (05) :323-335
[4]  
Geo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and current status: an overview.[J].Enrico Barbier.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02, 1
[5]   Design and testing of the Organic Rankine Cycle [J].
Yamamoto, T ;
Furuhata, T ;
Arai, N ;
Mori, K .
ENERGY, 2001, 26 (03) :239-251
[6]   CPC solar collectors with flat bifacial absorbers [J].
Tripanagnostopoulos, Y ;
Yianoulis, P ;
Papaefthimiou, S ;
Zafeiratos, S .
SOLAR ENERGY, 2000, 69 (03) :191-203
[7]  
传热和传质基本原理.[M].( ) 英克鲁佩勒 (Incropera;F.P.) 等; 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