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运河下游灌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非点源氮素输出规律

被引:14
作者
张汪寿
李晓秀
王晓燕
任万平
李建辉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径流; 溶解态氮素; 流失; 非点源;
D O I
10.13671/j.hjkxxb.2011.12.020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通过对北运河下游灌区3种土地利用方式(农田、林地和村庄)进行降雨径流水质监测,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地表径流溶解态氮素的流失情况.结果表明,林地总氮浓度最低,为3.14mg·L-1;农田较高,为12.68mg·L-1;村庄最高,为17.81mg·L-1.氮主要以有机氮、铵氮、硝态氮这3种形态流失,流失比例分别为33.6%、28.9%、35.0%.其中,林地氮流失方式以有机氮和铵氮为主,农田和村庄以有机氮和硝态氮为主;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含氮化合物流失浓度随产流时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为双峰型.对村庄而言,产流前期氮素流失以无机态氮为主,后期有机态氮流失比重上升,农田和林地由于受植被吸收、拦截等的影响,其规律表征不明显;此外,3种土地利用方式均存在初期冲刷效应,村庄最为显著,林地次之,农田不明显.该监测区3种土地利用方式氮素输出规律差异大,村庄输出浓度最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698 / 270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长三角典型村域次降雨条件下氮素非点源输出特征[J]. 曹杰君,高扬,黄海波,黄红艳,毛亮,张旭,周培.环境科学. 2010(11)
[2]   滇池流域原位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土壤质地磷素流失差异研究 [J].
曹雪艳 ;
李永梅 ;
张怀志 ;
张维理 ;
王自林 .
水土保持学报, 2010, 24 (03) :13-17
[3]   自然降雨对紫色土坡耕地氮磷流失的影响 [J].
李其林 ;
魏朝富 ;
曾祥燕 ;
艾萍 ;
李传义 .
灌溉排水学报, 2010, 29 (02) :76-80
[4]   自然降雨条件下农田地表产流及氮磷流失规律研究 [J].
焦平金 ;
许迪 ;
王少丽 ;
王友贞 ;
汤广民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29 (03) :534-540
[5]  
城市绿地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对比研究:以澳门与厦门为例[J]. 黄金良,涂振顺,杜鹏飞,李青生,林杰,杨龙奇.环境科学. 2009(12)
[6]   模拟降雨条件下坡地氮流失特征研究 [J].
石德坤 .
水土保持通报, 2009, 29 (05) :98-101
[7]   北京市北运河系水质有机污染时空变化研究附视频 [J].
童保铭 ;
陈添 ;
徐谦 ;
李令军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3) :56-60
[8]   滇池流域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农田施用有机肥对磷素流失的影响 [J].
王涛 ;
张维理 ;
张怀志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6) :1092-1097
[9]   模拟降雨条件下农田地表径流与壤中流氮素流失比较 [J].
李恒鹏 ;
金洋 ;
李燕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02) :6-9+46
[10]   城市旅游区降雨径流污染特征——以武汉动物园为例 [J].
赵建伟 ;
单保庆 ;
尹澄清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7) :1062-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