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负利率政策:操作逻辑与实际影响

被引:12
作者
周莉萍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关键词
负利率政策; 金融危机; 融资便利; 超额存款准备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1.0 [货币政策];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部分央行试验性地实行了负利率政策,对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资产定价体系都形成了冲击。从全球负利率政策的基本背景入手,本文主要探讨中央银行负利率政策的操作逻辑和实际影响,以及对中国的启示。总体来看,多国负利率政策的基本操作逻辑是,使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成为基准利率下限,增强央行对金融周期的调控能力;同时,也降低央行的持币成本。从实施效果来看,负利率政策在全球产生了外溢效应,对固定收益金融产品的收益率产生了负面影响,对商业银行利差收益产生负面影响,也削减了储蓄者的福利,在短期之内,没有明显拉动经济快速回暖。在其总体效果并不明确的情况下,国内央行应高度关注具有试验性质的负利率政策,客观认识负利率政策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4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负利率与长期停滞:日本的教训和启示 .2 殷剑峰. 上海证券报 .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