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山西组2段包裹体古流体压力分布及演化
被引:26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建章
[
1
]
陈红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陈红汉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剑
[
2
]
胡国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胡国艺
[
2
]
单秀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单秀琴
[
2
]
陈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陈雷
[
3
]
机构
: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
来源
:
石油学报
|
2008年
/ 02期
关键词
: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流体包裹体;
古压力分布;
热动力学模拟;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0709 ;
081803 ;
摘要
:
对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上古生界太原组—山西组砂岩储层中流体包裹体样品进行了分析,将该储层中油气成藏划分为6个期次。结合埋藏史分析,确定了6期油气成藏发生的时间。运用流体包裹体PVT热动力学模拟的方法,获得了6期油气成藏时的古压力数据。对山2段6期次古压力时空分布及演化规律分析表明,区域构造和热史演化是古压力的主要控制因素,可将古压力演化划分为气藏形成初期的常压—成藏高峰期超压—成蔽期后萎缩形成低压3个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26 / 230+234 +234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