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生代放射虫研究世纪回顾——为庆贺盛金章院士80华诞而作

被引:5
作者
王玉净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
关键词
放射虫; 古生代; 回顾;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5.81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世纪中国古生代放射虫研究取得三方面成绩 :1.研究地域涉及全国大部分省区。除东北三省、河北、山西、山东、海南、台湾外 ,古生代放射虫已在我国 19个省区发现。时代从晚寒武世至晚二叠世长兴期 ;2 .研究领域逐步扩大 ,确立了三种不同的放射虫岩相类型 ,洋盆相区以广西钦州板城最为典型 ,从晚泥盆世弗拉斯期 -晚二叠世长兴早期共建立 18个化石带 ;岛弧相区以云南西部昌宁 -孟连地体作代表 ,从中泥盆世吉维特期 -晚二叠世长兴期发育 12个化石带 ;台盆相区以苏皖地区中二叠世孤峰组放射虫研究得较好 ,建立 3个化石带 ,这些放射虫化石带 ,与洋盆相区 ,岛弧相区同时代的带基本上相似或相同 ;3.中国 4条主要蛇绿岩带都发现了放射虫硅质岩和放射虫动物群 ,这对蛇绿岩带的形成时代和板块碰撞时间的确定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最后 ,文中还提出了新世纪里我国古生代放射虫研究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13 / 3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8 条
[1]   云南西部中-晚泥盆世硅质岩相地层及其放射虫动物群 [J].
王玉净 ;
方宗杰 ;
杨群 ;
周志澄 ;
程延年 ;
段彦学 ;
肖荫文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0, (03) :235-254
[2]   赣东北晚古生代放射虫化石综述 [J].
何科昭 ;
聂泽同 ;
赵崇贺 ;
叶木丹 ;
周正国 ;
乐昌硕 ;
邰道乾 .
现代地质, 2000, (01) :1-7+115
[3]   南秦岭西乡群放射虫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王宗起 ;
陈海泓 ;
李继亮 ;
郝杰 ;
赵越 ;
韩芳林 ;
郝俊武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1) :38-44
[4]   广西钦州小董-板城上古生代硅质岩相地层 [J].
王玉净 ;
罗辉 ;
邝国敦 ;
李家骧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8, (04) :21-36
[5]   汉中下志留统放射虫硅质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李文厚 .
沉积学报, 1997, (03) :173-175
[6]   藏北阿木岗群、查桑群和鲁谷组放射虫的发现及有关问题讨论 [J].
李日俊 ;
吴浩若 ;
李红生 ;
孙东立 .
地质论评, 1997, (03) :250-256+337
[7]   新疆北部碳酸盐岩中一个晚泥盆世法门期放射虫动物群 [J].
王玉净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7, (02) :43-54
[8]   浙江长兴地区长兴组放射虫化石及其指相意义 [J].
杨美芳,李继亮,李红生,陈海泓,何海清 .
地质科学, 1997, (02) :229-232
[9]   滇西北金沙江带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形成环境及时代 [J].
孙晓猛 ;
张保民 ;
聂泽同 ;
梁定益 .
地质论评, 1997, (02) :113-120
[10]   滇西早石炭世放射虫化石 [J].
冯庆来 ;
叶玫 ;
章正军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