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市的发展效应

被引:3
作者
丁涛
惠宁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资源配置; 市场规模; 工业化; 就业;
D O I
10.13682/j.issn.2095-6533.2006.04.011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我国属于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达到9亿,农村劳动力总量较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技术非熟练、低技能劳动力人数基数过大、比例过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化人口压力为动力,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稳步、迅速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是把我国由农业大国变为经济强国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战略问题。本文从资源配置、市场规模、工业化、就业四个方面阐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政策审视 [J].
鲍传友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16-24
[2]   增加农民收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J].
曾雁 .
农村经济, 2004, (05) :51-53
[3]   分工经济思想的发展——从亚当·斯密到新兴古典经济学 [J].
王拓 .
当代财经, 2003, (11) :13-17
[4]   交易成本与社会分工演进 [J].
王大勇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4) :36-40
[5]   论社会分工不足与市场供过于求的内在关系 [J].
韩绍凤 .
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1) :31-34
[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刘怀廉著, 2004
[7]  
中国西部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编, 2002
[8]  
农业与工业化[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曾启贤,万典武译,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