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模式选择:“股东至上主义”到“债权人主义”

被引:27
作者
张建伟
李妍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2] 交通银行上海分行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至上主义; 债权人; 放债人; 治理模式;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2.09.004
中图分类号
F832.33 [商业银行(专业银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委托代理关系与独立董事制度设计 [J].
曹立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1, (05) :48-51
[2]   央行监管、外部审计与银行公司治理 [J].
徐龙华 .
国际金融研究, 2001, (09) :54-58
[3]   相关利益者理论评析 [J].
沈艺峰 ;
林志扬 .
经济管理, 2001, (08) :19-24
[4]   论国有银行有效治理结构的构建 [J].
毛小威 ;
巴曙松 .
国际经济评论, 2001, (Z2) :32-36
[5]   产权组织制度的创新:中国银行改革道路的探索与反思——兼评《银行再造:浦发银行重组上市的探索与前瞻》 [J].
姜波克 ;
李军 .
上海金融, 2001, (03) :4-6
[6]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改造的有关问题 [J].
侯合心 .
财经科学, 2001, (01) :5-9
[7]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与独立董事制度建设 [J].
胡汝银 .
中国金融, 2000, (09) :43-45
[8]   论金融监管中的信息约束 [J].
张强 .
金融研究, 2000, (05) :80-84
[9]   转轨经济中公司治理结构的失败 [J].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
朱蕾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0, (03) :51-60
[10]   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的思考 [J].
洪道麟 .
新金融, 2000, (02)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