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试图通过对几部晚唐五代到明代的重要白话文献的调查,简要论述否定副词在近代汉语中的特点及发展变化。立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1.“不”偶有用作别类否定副词的,同时,别类否定副词又有趋同于“不”的现象,这是否定副词在近代汉语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内部分工不明的现象。2.“不曾”由于在语义和功能两方面的某些优势,实现了对“未尝”、“未曾”的排挤。3.“没”产生于宋代,到明代已成为“未”类否定副词中使用频率最高者。4.否定判断形式经历了“非+NP”→“非+是NP”→“不+是NP”的发展;近代汉语后期,“不是NP”已占绝对优势,这一现象是可以解释的。5.“莫”类否定副词在北方方言中表现出了由“莫”到“休”到“别”的递相兴衰的现象,这种递相兴衰是在近代汉语中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