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脑血管痉挛时一氧化氮与超氧化物歧化酶对脑血流的作用研究

被引:4
作者
滕伟禹
邹仁林
曹云鹏
吴哲
汤浩
机构
[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沈阳
[2] 瓦房店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辽宁瓦房店
[3]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辽宁沈阳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一氧化氮; 超氧化物歧化酶; 脑血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 [脑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分别及联合使用对大鼠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 (CVS)时脑血流 (CBF)的作用。方法 将 30只大鼠随机分成 5组 (每组 6只 )。A组 :假手术+盐水 ;B组 :SAH+盐水 ;C组 :SAH+ SOD;D组 :SAH + NOC12 ;E组 :SAH+ SOD、NOC12。模型制成 48h后 ,通过 L aser- Doppler血流仪观察各种药物持续静脉注射 1h内 CBF的变化。结果  A、B两组 CBF无改变 ,C、D、E各组 CBF均明显增加 ,但 E组增加程度高于 C、D两组。结论  NO及 SOD分别能使 CVS时的 CBF增加 ,且两者联合使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蛛网膜下腔出血对兔脑基底动脉内皮细胞松弛因子释放及环-磷酸鸟苷含量的影响 [J].
宋德坤 ;
杨琼英 ;
何洁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3, (04) :30-32+66
[2]  
Loss of nitric oxide synthase immunoreactivity in cerebral vasospasm. Ryszard M. J Nourosurgery . 1996
[3]  
Brain damage following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The imbabance between antioxidant systems and lipid peroxidative processes. Gaetani P, Lombardi D. J Neurosurgical Sciences . 1992
[4]  
The role of superoxide anion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erebral vasospasm. Shishido T, Suzuki R. Stroke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