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栽培方式与群体结构对寒地玉米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30
作者
:
杨克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杨克军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明
[
2
]
李振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李振华
[
2
]
机构
: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2]
东北农业大学
来源
:
中国农学通报
|
2005年
/ 11期
关键词
:
栽培方式;
玉米;
物质积累;
产量;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
0901 ;
摘要
:
通过对不同栽培方式及群体结构下,两个不同株型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差异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垄双行栽培,可以有效地改善玉米群体结构,减少株间竞争,促进个体生长发育,增加其干物质积累,提高玉米的产量。种植方式与密度之间存在明显互作效应,大垄双行栽培方式下紧凑型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00-6.75万株/hm2,平展型品种的种植密度为5.25-6.00万株/hm2,分别比对照小垄栽培增产19.09%和14.25%。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0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