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风速条件下污秽颗粒在电力外绝缘近表面的动力模型研究

被引:19
作者
叶晓君
何维
李恒真
刘刚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关键词
电力外绝缘; 近表面; 污秽颗粒; 动力模型;
D O I
10.16188/j.isa.1003-8337.2012.06.018
中图分类号
TM216 [绝缘子和套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室外绝缘子表面的积污规律,预测一段时间内特定气象环境下绝缘子表面的积污量,对输电线路防污工作极为重要。基于流体力学和两相流的理论,研究了低风速条件下绝缘子近表面大气的流动情况,分析了污秽颗粒在近表面流体中的受力特征,建立了低风速条件下污秽颗粒在绝缘子近表面的动力模型。结果表明:低风速条件下空气在绝缘子近表面作层流运动,污秽颗粒在层流中所受的主要作用力包括:重力、浮力、气动阻力,以及因层流而产生的Saffman力,并给出了相关力的计算公式和污秽颗粒的拉格朗日方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槽道内可吸入颗粒物近壁运动的直接数值模拟.[D].李光辉.清华大学.2005, 08
[2]  
大气质量指数在防污闪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吉开俊.南京理工大学.2002, 01
[3]   湿沉降对珠海地区输电线路外绝缘的影响 [J].
孙廷玺 ;
张振旗 .
电瓷避雷器, 2010, (06) :1-5+8
[4]   基于粗糙集理论与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的绝缘子等值附盐密度预测 [J].
朱美平 .
广东科技, 2010, 19 (10) :129-131
[5]   关于污秽条件下交流绝缘子选取中的修正因数 [J].
邱志贤 .
电瓷避雷器, 2009, (06) :1-4
[6]   电气绝缘子污闪的大气物理化学因素作用机理 [J].
刘绍银 .
湖北电力, 2009, 33 (03) :7-9+12
[7]   牛顿流体中的固体颗粒运动模型分析及应用 [J].
董长银 ;
栾万里 ;
周生田 ;
张琪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5) :55-59+63
[8]   高压直流换流站污秽水平预测方法研究 [J].
宿志一 ;
范建斌 ;
谷琛 ;
周军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13) :1-5
[9]   平板层流边界层近似速度分布计算方法的改进 [J].
王婷婷 ;
马庆元 ;
郭继平 .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2006, (06) :587-591
[10]   福建沿海大气环境对输电设备积污影响的分析 [J].
陈震平 ;
焦景慧 .
福建电力与电工, 2006, (03)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