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淤地坝淤积信息的小流域泥沙来源及产沙强度研究

被引:13
作者
侯建才 [1 ]
李占斌 [1 ]
李勉 [2 ]
沈中原 [1 ]
王民 [1 ]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2]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淤地坝; 137Cs; 沉积旋回; 泥沙来源; 产沙强度;
D O I
10.19322/j.cnki.issn.1006-4710.2007.02.002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根据黄土丘陵区王茂沟流域关地沟3号淤地坝29年泥沙沉积旋回变化,以及各旋回层泥沙中、坝控流域沟间地和沟谷地表层土壤中137Cs的测量,结合淤地坝修建、运行历史资料及次降雨资料,估算了坝控流域沟间地和沟谷地的相对产沙量和坝控流域不同时期的侵蚀产沙强度。研究表明,沟间地是该小流域泥沙主要来源,该流域泥沙的70%源自沟间地;坝控流域1959~1987年期间,年侵蚀产沙强度由强变弱,呈显著降低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侵蚀产沙对坡耕地退耕响应的137Cs法[J]. 冯明义,D.E.Walling,张信宝,文安邦.科学通报. 2003(13)
[2]   应用Cs研究小流域泥沙来源 [J].
杨明义 ;
田均良 ;
刘普灵 ;
不详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9, (03) :49-53
[4]   黄土高原小流域泥砂来源的137CS法研究 [J].
张信宝 ;
李少龙 ;
王成华 ;
潭万沛 ;
赵庆昌 ;
张一云 ;
严美琼 ;
刘亚伦 ;
蒋锦江 ;
肖举乐 ;
周杰 .
科学通报, 1989, (03) :210-213
[5]   陇东黄土高原沟道小流域的土壤侵蚀 [J].
常茂德 .
水土保持通报, 1986, (03) :44-49
[6]   杏子河流域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 [J].
唐克丽 ;
郑世清 ;
席道勤 ;
孙清芳 ;
刘炳武 .
水土保持通报, 1983, (05) :43-48
[7]   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小流域的水土流失及治理 [J].
龚时旸 ;
蒋德麒 .
中国科学, 1978, (06) :671-678+707
[8]   黄河中游小流域径流泥沙来源初步分析 [J].
蒋德麒 ;
赵诚信 ;
陈章霖 .
地理学报, 1966, (01) :20-36
[9]   IDENTIFYING RESUSPENDED PARTICLES USING ISOTOPE RATIOS [J].
CORNETT, RJ ;
CHANT, LA ;
RISTO, BA ;
BONVIN, E .
HYDROBIOLOGIA, 1994, 284 (01) :6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