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承载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讨

被引:284
作者
毛汉英
余丹林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区域承载力; 状态空间法; 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1.5 [区域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区域承载力作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是由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演化而来的。在总结国内外区域承载力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采用状态空间法作为量度区域承载力的基本方法。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环勃海地区区域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 ,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区域承载力和承载状况的变化趋势进行模拟和预测。
引用
收藏
页码:549 / 5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改进的熵值法及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J].
郭显光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8, (12) :99-103
[2]   环境承载力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初步应用 [J].
唐剑武 ;
郭怀成 ;
叶文虎 ;
不详 .
中国环境科学 , 1997, (01) :8-11
[3]   区域矿产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几个问题的探讨 [J].
徐强 .
自然资源学报, 1996, (02) :135-141
[4]   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初探 [J].
彭再德,杨凯,王云 .
中国环境科学, 1996, (01) :6-10
[5]   人口承载力系统及其研究─—以塔里木盆地为例 [J].
邓永新 .
干旱区研究, 1994, (02) :28-34
[6]   青海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系统动力学研究 [J].
杨晓鹏 ;
张志良 .
地理科学, 1993, (01) :69-77+96
[7]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M]. 科学出版社 , 刘燕华主编, 2000
[8]  
200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编, 2000
[9]  
华北地区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理论与方法[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许新宜等编著, 1997
[10]  
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课题组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