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中的文化因素

被引:12
作者
张清敏 [1 ]
田田叶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
[2]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中国外交; 中国文化; 文化外交; 中国外交风格; 文化软实力;
D O I
10.13549/j.cnki.cn11-3959/d.2016.02.006
中图分类号
G125 [对外文化交流];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文化是国家特性的重要方面,从多个方面和渠道影响一个国家的对外行为,赋予国家外交民族文化特色。这显著体现在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活动中。中国领导人在外交实践中体现出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文化建设被提高到软实力核心要素的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更加强调中国文化对中国外交的指导作用;在多边场合主张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共存,反对文化冲突和文化霸权主义;在双边关系上强调人文交流的重要性,利用文化交流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中国外交的中国文化"底色"更浓,成为当前中国外交最显著的特色之一和中国风格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9+80 +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习近平用典.[M].人民日报评论部.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2]  
华夏主义.[M].叶自成; 龙泉霖; 著.人民出版社.2013,
[3]  
文化如何影响对外政策.[M].邢悦;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  
美国战略文化研究.[M].赵景芳; 著.时事出版社.2009,
[5]  
国际政治理论探索在中国.[M].资中筠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6]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美)塞缪尔·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著;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
[7]  
提升国家软实力是中国的明智战略.[N].约瑟夫·奈;路克利;.人民日报.2015,
[8]  
为共同发展添砖加瓦.[N].钟声;.人民日报.2015,
[9]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习近平;.人民日报.2014,
[10]  
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N].习近平;.人民日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