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旧石器文化之研究

被引:27
作者
李宣民
张森水
机构
[1] 重庆市博物馆
[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关键词
刮削器; 石核; 端刃; 图版; 标本; 旧石器文化; 旧石器时代文化; 尖状器; 砍砸器; 石片; 铜梁;
D O I
10.19615/j.cnki.1000-3118.1981.04.00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在铜梁旧石器文化地点中发现石制品300多件,除难以分类标本外,可分类的石制品为306件。本文主要是通过铜梁旧石器的研究,探讨其文化性质和意义。遗址的地层和共生的古生物化石将另行研究发表。石制品的原料主要是石英岩,占74.8%,次为燧石,占12.4%,再次为闪长岩和硅质岩,分别占4.9和4.5%,还有石髓、砂岩和角页岩等,用量甚少,合占3.2%。据我们调查,遗址附近不出产做石器用的大砾石(砾径在150毫米以上),这样的大砾石产自涪江的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59 / 371+386 +386-38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细石器的特征和它的传统、起源与分布 [J].
贾兰坡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8, (02) :137-143+159
[2]   贵州水城硝灰洞旧石器文化遗址 [J].
曹泽田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8, (01) :67-72+92
[3]   富林文化 [J].
张森水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7, (01) :14-27+83
[4]   贵州桐梓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物 [J].
吴茂霖 ;
王令红 ;
张银运 ;
张森水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5, (01) :14-23+71
[5]   山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J].
贾兰坡 ;
盖培 ;
尤玉桂 .
考古学报, 1972, (01) :39-58+135
[6]   河南安阳小南海旧石器时代洞穴堆积的试掘 [J].
安志敏 .
考古学报, 1965, (01) :1-27+170
[7]   云南宜良旧石器调查简报 [J].
李炎贤 ;
黄慰文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62, (02) :182-192
[8]  
山西襄汾县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裴文中等编;.科学出版社.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