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拉西坦对大鼠慢性脑缺血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20
作者
廖赟 [1 ]
李玲 [1 ]
刘学源 [2 ]
机构
[1]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药剂科
[2]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吡拉西坦; 脑缺血; 认知障碍; 神经元;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1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吡拉西坦(别名脑复康)对慢性脑部低灌注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元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模型,3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吡拉西坦治疗组,每组10只。吡拉西坦治疗组用吡拉西坦600 mg/kg灌胃,1次/d,从手术当天开始,持续37 d。Morris水迷宫实验用于检测空间学习记忆行为。生化测量脑内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酮-PGF1α)的水平。HE染色观察大脑皮层和海马神经元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分析p53蛋白及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慢性脑部低灌注能够引起大鼠学习记忆损伤,表现为逃离潜伏期的延长和在目标象限中游泳时间的缩短,伴随着TXB2和6-酮-PGF1α水平的升高,p53和Bax蛋白的高表达以及皮层和海马神经元延迟性损害。吡拉西坦灌胃可显著提高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TXB2水平,抑制p53和Bax蛋白的过量表达,改善神经元结构异常。结论:吡拉西坦对大鼠慢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提示其可能在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C反应蛋白对人内皮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 [J].
张邢炜 ;
葛均波 ;
潘浩 ;
高炎 ;
李佩璋 ;
王宁夫 ;
周亮 ;
杨建敏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 (07) :639-642
[2]  
Local cerebral glucose utilisation following acute and chronic bilateral carotid artery ligation in Wistar rats: relation to changes in local cerebral blood flow[J] . Masahiko Tsuchiya,Kazuhiro Sako,Shigeki Yura,Yukichi Yonemasu.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 1993 (1)
[3]   DISSOCIATION BETWEEN COMPONENTS OF SPATIAL MEMORY IN RATS AFTER RECOVERY FROM THE EFFECTS OF RETROHIPPOCAMPAL LESIONS [J].
SCHENK, F ;
MORRIS, RGM .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1985, 58 (0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