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四十里湾赤潮发生与生态环境污染研究

被引:18
作者
高昊东 [1 ]
邓忠伟 [2 ]
孙万龙 [1 ]
宋德东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2] 烟台市环保工程咨询设计院
[3] 烟台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关键词
四十里湾; 赤潮; 初级生产力; 贝类养殖;
D O I
10.19316/j.issn.1002-6002.2011.02.015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烟台四十里湾海域为赤潮频发区,就赤潮发生的区域分布与其生态环境污染进行探讨研究,以引起社会有关方面正确认识和评价水产养殖业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1)1998~2008年间排入四十里湾的各类污染物总量以贝类养殖排泄物居首,赤潮发生的几率及范围与贝类养殖面积、N、P和C排泄物年际变化有直接必然关系;(2)湾内初级生产力较高,由贝类养殖排泄转化的无机碳占湾内基础物质总量的65%~90%;(3)湾内赤潮生物16种,优势种有红色裸甲藻、中肋骨条藻、海链藻,红色裸甲藻是该湾引起赤潮最常见的赤潮生物种;(4)四十里湾最大流发生在养马岛以外的东北水域,流速值在17~20cm/s左右,养马岛西南端流速最低,仅为4~5cm/s左右,受水建工程和筏式养殖的干扰,养殖区内流速有所减缓,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研究表明,特定的地理环境及物质条件十分适合藻类的生长繁殖,一旦遇到适宜的水文气象条件,赤潮藻即有骤然快速增殖而形成赤潮。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5+101 +1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四十里湾赤潮高发期营养盐与叶绿素a的年际变化 [J].
喻龙 ;
郝彦菊 ;
蔡悦荫 .
海洋环境科学, 2009, (05) :558-561
[2]   烟台市四十里湾海域赤潮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J].
迟守峰 .
齐鲁渔业, 2008, (09) :55-57
[3]   烟台市四十里湾海域赤潮预报方法研究 [J].
梁爱萍 ;
张涛 ;
刘伟 .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07, (04) :304-308
[4]   厦门同安湾水产养殖对海域污染的评估 [J].
卢振彬 ;
蔡清海 ;
张学敏 .
南方水产, 2007, (01) :54-61
[5]   烟台四十里湾营养物质产生特征及影响分析 [J].
叶孟杰 ;
孙红成 ;
高昊东 ;
林影 ;
曲桂玲 .
中国环境监测, 2006, (05) :88-91
[6]   古海洋生产力指标研究进展 [J].
黄永建 ;
王成善 ;
汪云亮 .
地学前缘, 2005, (02) :163-170
[7]   烟台四十里湾养殖区的胶体有机碳、氮和磷 [J].
赵卫红 ;
王江涛 .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132-135
[8]   四十里湾几种双壳贝类及污损动物的氮、磷排泄及其生态效应 [J].
周毅 ;
杨红生 ;
何义朝 ;
张福绥 .
海洋与湖沼, 2002, (04) :424-431
[9]   四十里湾养殖水域环境监测及分析 [J].
单志欣 ;
郑振虎 ;
邢红艳 ;
刘义豪 ;
靳洋 ;
刘晓波 .
齐鲁渔业, 2001, (04) :37-39+47
[10]   烟台四十里湾海域红色裸甲藻赤潮发展过程及其成因 [J].
吴玉霖 ;
周成旭 ;
张永山 ;
蒲新明 ;
李伟华 .
海洋与湖沼, 2001, (02) :15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