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飞虱不同生物型的抗逆性

被引:4
作者
吕仲贤
俞晓平
陈建明
郑许松
张志涛
机构
[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杭州
[2] 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褐飞虱; 生物型; 逆境条件; 抗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3.3 [半翅目害虫];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在室内比较研究了褐飞虱3个生物型对高温、饥饿、浸水和杀虫剂等逆境条件的抗性差异。结果表明,35℃高温条件下生物型1若虫的抗性显著低于生物型2,而在常温和37.5℃以上高 温下3个生物型的抗性无差异。22℃和26℃时生物型1雌成虫的耐饥力最强,生物型2最弱。在 常温下3个生物型卵浸水1至3d后的孵化率无明显差异,但在35℃高温下浸水5d后,生物型1 的卵孵化率明显降低。生物型1对甲胺磷的敏感性最高,而生物型2对噻嗪酮的耐药性则显著高于生物型1和生物型3。研究表明褐飞虱成虫的耐饥力和抗药性差异可能是影响迁入和迁出区致 害性差异的两个重要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301 / 30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灾害的长期预测 [J].
巫国瑞 ;
俞晓平 ;
陶林勇 .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04) :26-30
[2]   取食不同寄主的小菜蛾对呋喃威和巴丹敏感性变化 [J].
李云寿 ;
赵善欢 .
植物保护, 1995, (06) :5-8
[3]   我国褐飞虱生物型监测初报 [J].
陶林勇 ;
俞晓平 ;
巫国瑞 .
中国农业科学, 1992, (03) :9-13
[4]   高温和浸水对褐稻虱繁殖及生存的影响 [J].
俞晓平 ;
巫国瑞 .
浙江农业科学, 1991, (05) :239-241
[5]   广西褐稻虱生物型研究初报 [J].
李青 ;
罗善昱 ;
韦素美 ;
黄润清 ;
师翱翔 ;
黄辉晔 .
广西农业科学, 1991, (01) :29-32
[6]   秀水620对褐稻虱抗生性的研究及其抗性评价 [J].
高春先 ;
顾秀慧 ;
贝亚维 .
中国水稻科学, 1990, (04) :175-180
[7]   影响褐飞虱猖獗和为害的因素 [J].
巫国瑞 ;
黄次伟 ;
陶林勇 ;
冯炳灿 ;
陈福云 ;
刘少华 ;
叶志长 ;
陆利全 ;
赵有良 .
生态学报, 1984, (02) :157-166
[8]   稻褐飞虱迁飞规律的研究 [J].
程遐年 ;
陈若篪 ;
习学 ;
杨联民 ;
朱子龙 ;
吴进才 ;
钱仁贵 ;
杨金生 .
昆虫学报, 1979, (01) :1-21
[9]  
褐飞虱及其种群管理.[M].李汝铎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