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信贷配给家庭非正规借贷的增收效应——基于河南农户的分位数回归分析

被引:5
作者
王性玉 [1 ]
胡亚敏 [1 ]
王开阳 [2 ]
机构
[1] 河南大学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自我信贷配给; 非正规借贷; 分位数回归;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6.04.012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由于我国农村信贷市场的不完全和低效率,致使广大农户面临严重的信贷配给。本文借鉴信贷配给理论,基于河南省13个地市59个县的农户调研数据,根据农户贷款需求及向银行借款情况,对农户信贷配给类型进行识别后发现:农户面临银行信贷配给和自我信贷配给两种类型的配给;自我信贷配给农户出于交易成本、经营风险等因素考虑没有向银行申请贷款,部分退出信贷市场,部分转向非正规金融市场。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以农户自我信贷配给的非正规借贷数量作为解释变量,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非正规借贷对不同收入层次农户的分类影响。结果显示,具有自我信贷配给特征的农户,非正规金融借贷数量对其收入增长显著正相关;收入越低的农户,其收入的促进作用较小;收入越高的农户,其收入促进作用较大。因此,引导受自我信贷配给的农户转向更低利率和风险的正规金融借贷将带来更大的增收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非正规高息借款: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选择?——基于江苏1202户农村家庭的调查 [J].
张宁 ;
张兵 .
经济科学, 2014, (05) :35-46
[2]   银行信贷配置真的存在所有制歧视吗? [J].
苟琴 ;
黄益平 ;
刘晓光 .
管理世界, 2014, (01) :16-26
[3]   企业金融资源配置:禀赋差异抑或所有制歧视 [J].
李静 ;
彭飞 ;
毛德凤 .
南方经济, 2013, (06) :49-61
[4]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收入效应——基于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 [J].
苏静 ;
胡宗义 ;
朱强 .
经济经纬, 2013, (03) :31-35
[5]   信贷约束与农户非正规金融选择 [J].
赵建梅 ;
刘玲玲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3, (04) :33-42
[6]   农村信贷配给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 [J].
谢玉梅 ;
胡基红 .
商业研究, 2013, (01) :121-126
[7]   农户信贷配给及其福利损失——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J].
李庆海 ;
李锐 ;
汪三贵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8) :35-48+78
[8]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中非价格信贷配给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J].
张龙耀 ;
江春 .
金融研究, 2011, (07) :98-113
[9]   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与创业 [J].
马光荣 ;
杨恩艳 .
经济研究, 2011, 46 (03) :83-94
[10]   信贷约束下农户的创业选择——基于中国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 [J].
程郁 ;
罗丹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11) :25-38